专利生命周期各阶段作业流程: 专利申请准备

April 30th, 2020 ‧ 5 min read

在《专利生命周期管理》白皮书的前一章中,我们探讨了专利生命周期的定义,并说明为何此概念攸关各项重大的专利议题,例如最大化投资报酬和专利公告后的维持费用等;接下来将从前置准备开始,为您深入解析专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作业流程。未来几周,我们也会讨论审查申请阶段,最后则是专利货币化阶段的运作方式。

准备阶段通常包含下列工作:

  • 现有技术检索
  • 技术现况检索
  • 专利布局策略
  • 申请前分析

专利检索通常会从现有技术技术检索开始。现有技术检索有助于发现已知资讯,目标如下:

  • 确认新颖性或进步性
  • 深入了解技术领域
  • 专利侵权的可能性
  • 宣告专利无效
  • 尽职调查

此外亦可执行不同类型的检索:

专利性检索

这是一项最常见的检索,根据撷取资讯判断发明是否符合取得专利的必要条件。

专利风险调查

由发明人或组织在新技术或产品上市前使用。
这类检索的主要目标,在于发现及/或揭露专利申请案是否可能于未来针对发明提起诉讼,成为该项发明或技术商业化或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有效性/无效性检索

这项检索旨在准确查找文献,据以质疑特定专利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专利的有效性或无效性检索也可用于发现专利审查官在专利申请审查阶段未注意到的文件。

专利分析检索

此检索通常在进入新技术领域之前进行,用于深入了解具体的条件和环境,从而判断专利的可行性。这是一种全面性的专利检索,列举其中数种用途如下:

  • 发现目前及未来的竞争者
  • 随时掌握特定领域的最新发展
  • 确定哪一项专利最有价值
  • 发掘值得关注的市场
  • 竞争者检索
  • 研发检索

技术现况检索的范围通常极为广泛,着眼于技术领域而非特定的发明或产品。这是一种全面性的检索类型,旨在大致了解特定技术领域中的现有技术。技术现况检索包括检索专利、专利申请,以及与技术领域相关的任何出版品;技术现况检索也有助于发明揭露,其检索结果通常非常庞大,详尽列出特定产业内的技术现况。
技术现况检索范围主要介于三至五年之间,因为最值得关注的技术通常也是较为新颖。
布局策略类似于一般企业策略,亦即分析竞争者的优势、弱点及活动,据以研拟计画,确保以最具效率与成本效益的方式申请专利。凭借完善的策略活动,企业才能制定最佳的资料导向决策。

发明揭露 -> 分析 -> 決策

总而言之,申请前分析流程囊括了在提出专利申请前的一切事宜。申请前分析的主要目标,在于确认所提出的构想是否曾在既有技术中揭露、是否符合可专利性标准,以及是否能够授予专利。

此外,申请前分析也可协助专利师撰写申请草案。

如果构想无法获得专利,用于撰写专利草案和申请费用都会付诸流水,因此执行申请前分析至关重要(尤其应确认是否存在任何现有技术)。

请继续关注下一篇的文章「专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作业流程:审查」。

Related Posts
The IP world moves fast

Subscribe to receive the latest insights right in your inbox.

By submitting your contact information, you understand and agree to our GDP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Policy